標題:
<筆耕園地> 易經pk氣象局 |
作者:
文/元合法師 |
初學易經,如果能在短暫時日內得到學理的印證,必然信心大增,雀躍非常。 野鶴老人在「野鶴老人占卜全書」-「增刪卜易」之<學卜提綱>中開示:「大哉易乎,知天時之旱澇,識地利之豐歉,知時運之興衰,知疾病之生死,知功名之成敗,知財帛之有無,知福禍之趨避」,想在最短時間得到印證的,在古代「天時」是最常被應用的。 台灣是一個多颱風的小島,每年的夏天,是旅遊旺季,相對的,氣候因素也成隱憂。今年是個多颱年,每次颱風來前,氣象局的預報在媒體反覆播報,全國陷入備戰,防風、防雨、防土石流,氣象播報員緊張的語氣,也讓颱風走勢成了全民焦點。 年初開刀,養病半載,正排三天假(8月25、26、27),想出外走走,不料颱風訊息在電視上開始播報,與先生在車上談論此事,本來三天假預備往南走,但因十餘年來,甚少有時間往北走,正在討論,颱風來了,而且可能是穿心颱,穿過台灣中部,怎麼辦?隨之要先生報三個阿拉伯數字—724。 724是澤山咸動三爻,兄弟動化妻財,因為不知道日辰干支,所以先起了卦,但是內心還是很疑惑?這和自己過去在課堂上現場占卦的狂風豪雨大不同。我對著先生說:「颱風要來,怎麼出太陽?」(圖一) 天氣的預測,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,中國地大物博,各地區的地形氣候不同,藉助聖人的智慧,趨吉避凶、安身立命是非常需要的。所以在天氣的預測上,六親的判讀相當重要,古書(增刪卜易、卜筮正宗)上說: 妻財發動,八方咸仰晴光; 父母興隆,四海盡占雨澤; 若論風雲,全憑兄弟; 要知雷電,但看官爻; 子孫管九天之日月。 六親所主天象先記清楚,再細分其中變化,而占卦時的問法、念頭很重要,如果想的是颱風會不會侵台?或是颱風會不會影響台灣北部?中部?南部?或是會不會形成「藤原效應」?或是雨量如何等等,要清楚說明。 於是返家後,細看占卦(報數)日,是申月癸丑日,卦中兄弟值月令但入墓,又化出妻財,妻財雖不旺,但仍見不到大雨之象。於是對先生說:「真是奇怪的卦象。」因為依賴媒體久了,所以並沒有積極的印證天時的變化。 隔天(甲寅日)女兒又說:「媽媽,颱風會不會來?我報三個數-683。」女兒擔心好不容易的出遊泡湯,緊張的報數問卦。地水師動三爻,妻財化父母,又是先出太陽再下雨,但又是財爻旺於父母爻,好怪!這個卦要說什麼?這時,電視已經開始播報「天秤」颱風速度減緩,將可能和新行成的「布拉萬」颱風形成「藤原效應」,造成更大的災害。(圖二) 第三天(乙卯日),電視報導越來越加強雙颱效應的可能性,我則要先生再報三個數,看看會不會行成「藤原效應」?-181,地天泰動初爻,還是財動化兄弟,丑土被日所剋,風還是不大,應該不會產生這樣的效應。這時,我又說:「好怪的卦!易經要pk氣象局了!」(圖三) 第四天(丙辰日),女兒上山當義工,她還是擔心出遊泡湯,於是到大雄寶殿請示老祖,並求老祖出遊順利,許了兩次願,老祖沒答應,第三次說:「如果讓我出遊順利,每天念心經三遍(補過去許願未還)」。老祖應了三聖筊,回來後非常高興,但颱風來不來?電視播得這麼肯定?我再應一句:「試看看,易經要pk氣象局了!」 學易近三十年,知道印證卦象最直接的時事是天氣,但總因俗務繁忙而輕乎;雖然在課堂上也經常現場卜卦,預測氣象局的預測,或是占卜傳言(如禽流感),但這次似乎比較緊張,因為「易經要pk氣象局」。 隨著播報的頻繁,日子的接近,「天秤」轉慢了,緊繃的情緒延長,氣象局到底準不準?為了希望「易經pk氣象局」將來成為案例,張顯易經「上知天文」的特殊,於是,時時注意颱風動向,雖然心中篤定,但氣象專家的預測卻又不時動搖著。 出遊的日子到了,終於出發了,到了淡水老街、漁人碼頭,太陽曬得有些頭昏,對大病初癒的我來說是有些負擔,不過心裡有絲喜悅-「易經pk氣象局」要成功了!但是又不能高興太早,一定要等到颱風離境才能大喊成功。 第二天晚上,板橋下些小陣雨,飯後還是緊盯著新聞,第三天,看到「天秤」從恆春尾端經過,和原先預測的「穿心颱」已經相差半個台灣,風雨也沒有預測的大,而蘭嶼所遭的破壞,也是天秤的氣流影響,而非「天秤」和「布拉萬」的「藤原效」,耶!「易經pk氣象局」成功! 在預測天氣的卦例上,個人的經驗並不多,但有數次應學生要求而做簡單卜卦,也有了準確的印證。但還是覺得不夠精細,如果我們有氣象專業常識,或氣象專業人員懂得易經,必能結合古人智慧,以更精細的專業分析,為全民、全人類造福。 表象上「易經pk氣象局」似乎成功了,但是人類在大自然中還是非常渺小,還是需要各行各業願意將經驗傳承,才能真正幫助人類過更好的生活,甚而為大自然做出貢獻。


 |
本文頂端 第 79 期目錄2012-09-28 出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