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千佛共修一日禪-六祖大師法寶壇經(六十八) |
作者:
混元禪師開示 |
「弟子未達此理,願和尚為說。」 韋刺史非常的謙虛,稱弟子。還在入世,尚未出世,都還稱弟子,若出世而悟道了,才稱為師父,或稱為和尚。 師曰:「實無功德。勿疑先聖之言!武帝心邪,不知正法;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,名為求福,不可將福便為功德。功德在法身中,不在修福。」 六祖大師說確實沒有功德。「勿疑先聖之言。」你們不要懷疑古聖先賢所說的話。我們對古聖先賢所說的話,常常會有不了解,不了解,就有疑問。比喻,我們上次到日本,洪醫師為了一句話耿耿於懷,好久不能釋懷。他說:「師父!奇怪,佛經說,極壞的人,佛法無法度。極好的人,佛法也無法度,佛不是萬能的人嗎?」 我說:「錯了!你們把經典的道理沒悟清楚。佛在經典中說,極惡的人,佛無法度。這是佛的慈悲,因為極惡的人,天理因果律,讓他去接受業報,業報盡的時候,也就是他在谷裡了,才有辦法度他。極善的人,佛也不必去度他,因為極善的人,就不必我們再去雞婆。極惡的人,我們再怎麼講,也沒有用,讓他去,因果循環,了其業,這是一種慈悲。」那麼洪醫師就恍然大悟,我對這點,疑問了很久,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很久。所以我們對先聖所說的法,不要去懷疑,要很超然的認定。 比喻金剛經所開示的法非法,非非法亦非法,不也,法非法,是這樣,又不是這樣,而不是,又是,是是而非,真真假假、假假真真,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。大家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,所以對法要很超然,我們法多聽,就會打破疑惑。 「武帝心邪,不知正法。」 梁武帝並非他一個人,而是代表所有沒悟道的眾生,國民偏掉的心,沒有得到正法。 「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,名為求福。」 梁武帝是在求福,求未來生的福。種福田是未來生。所以梁武帝把整個國家,所有人民的心,藉他一個人來請法。達摩大師藉梁武帝的因緣,將這個法傳給大眾。 「不可將福便為功德。」 我們求福與功德是兩回事。功德是無形無相,福是有形有相,福之多寡也是無形無相。 「功德在法身中,不在修福。」 什麼叫法身?調和是法身,宇宙間的一切調和都為法身,風和水與光都是法身。法身是在啟示調和,所以法身是大無其外,細無其內,法身是無形無相,但也是有形有相,你也看得到,也摸得到。看得到、摸得到,只有在識田的心中,才能感覺得到。 六祖惠能大師說我們所有一切布施,都是大眾所集合起來,藉著一個人的因緣,像大家布施這麼多的財力、物力與人力,將我們仙佛寺這麼多的有形物莊嚴、建設起來,這是大眾的,不是我的。相對,梁武帝,我建那麼多寺,度那麼多的僧人,布施那麼的設齋,有沒有功德。沒有功德,因為菜,不是梁武帝自己種的,飯不是你煮的,水不是你製造的,火與空氣,都不是你製造供應的,那還有什麼功德,簡單就這麼講。 有的人,就布施建佛寺有很大功德,那就錯了。有很多信眾說:「老師!你的功德很大。」我說:「拜託!不能這麼說,這樣會害死我,因為你這麼說,我就會很高興,起驕傲心,就會搖頭擺耳,忘了自己,結果就掉到地獄去了,那就在害我。」所以功德在法身,宇宙間本來就是一種調和,並非某某人的事。那麼真正有功德,就是我們的心與念,心與念表?做出來,有利益大眾的,才是真正功德。 那麼大家布施了這麼多,確實功德很大,但是錢布施出來,就不要再去罣礙,大家認真再去打拼,認真去做你們的事業,你們的生意,你們的功德是齊天。 當我們布施出來,讓大家心靈有所依歸的一個點,那就是有功德了,梁武帝到處說,他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是一個功德,這樣的心就有偏,不正了,沒有完全悟到人世間的整個調和,那當然,沒有功德。 師又曰:「見性是功,平等是德;念念無滯,常見本性真實妙用,名為功德。內心謙下是功,外行於禮是德;自性建立萬法是功,心體離念是德;不離自性是功,應用無染是德。若覓功德法身,但依此作,是真功德。若修功德之人,心即不輕,常行普敬。心常輕人,吾我不斷,即自無功;自性虛妄不實,即自無德;為吾我自大,常輕一切故。善知識!念念無間是功,心行平直是德;自修性是功,自修身是德。善知識!功德須自性內見,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。是以福德與功德別。武帝不識真理,非我祖師有過。」 「見性是功。」瞭解到自己在做什麼是功;瞭解到能從事有益於大眾的事是功;瞭解到自己能利用身、口、意來弘法利生,是功。 「平等是德。」對待所有眾生一律平等為德。後面這四個字「萬德莊嚴」,德是平等,今天太陽出來,並不會我們比較窮、或比較有錢,太陽就有所分別。雨下來也沒有分別給誰多、給誰少,是平等。 在十八日那天,燕副祕書長在大陸準備要出發時,淇縣從過年到現在,都沒有下雨,忽然下了二十幾分鐘的雨,非常的寶貴,雨下來時,並沒有分別你要不要,而是要的自取,那就是真正平等,平等就是德,凡是一律平等施惠予眾生的為德。 曾經有一位信徒,也很有修持,到仙佛寺來拜老祖,就有一個問題問我說:「老師!我平常幫助人,都幫助最貧窮的人,功德有沒有比較大?」我說:「這樣就沒有功德。」他又再講給我聽,有一次騎?車出去玩,就看到隔壁一個很有錢的人,被車子撞到了,那麼就說:「他很有錢、活該,這樣對不對?」我說:「這樣就大錯特錯,救人是平等,不論王侯將相、販夫走卒一律平等,平等是德,失德就要下地獄。」那麼過去了,問我要怎麼辦?就已經失德了,只有懺悔而已。以後碰到,就不要有分別心,救人為先。那麼過去都幫助最貧窮的人,現在就不要再有分別心,你能力所及,你就幫忙,這是平等,也是有功與德,你也是見性了,見性到眾生平等。 各位,今天都是有緣相聚一堂在修行,大家都是平等在聞佛法。如六祖壇經我們所講的這一段,「師又曰:『見性是功,平等是德』」,我這一本壇經是這樣寫的,你們的書,是不是這樣寫著,你們也沒有少一字,也沒有多一字,這就是德了。若是這個人比較不好,我就少印幾個字,那就沒有德了。 那麼風水在五術界,十個中九個,九都沒有德,我學到的,我要傳給你,就藏一些起來,就連我也一樣,我還很多尚未傳給大家,你們不跟我到最後,當然就不會得到我的所有真傳,我沒有德,不要緊,大家把所有的學好了,我才會再傳給大家。那麼寫五術界書的人,你懂的就要寫出來,不要因為這個是你的最寶貴,你就沒有寫出來,讓別人看了,接不過去,那就沒有德,要平等。 今天大陸四位代表到台灣來,我們希望將我們的法、都能傳回到大陸,這都是平等的,反之,老祖師尊的門下弟子,所有有緣的眾生,我們所傳的法,絕對一個字,都不能少,一定要清清楚楚把法,傳到每一個角落,尊重眾生知識的慾望,知識所該得的,我們要平等的來傳,都是一個德,那麼感到每一個都該傳的時候,那就見性了。那麼我傳很多法給你們,你們要如是我聞,一一把這法傳出去,那麼你們?到見性是功,平等是德。 「念念無滯,常見本性真實妙用,名為功德。」我們每一個的念頭不要間斷,要做好人,就要做到底,要傳法,就要傳到底,不要說,傳到一半,你要的話,到我家來,我家的電話及住址給你。現在很多五術界或是在電視上講風水,都是這樣,找來時,就要多少錢,安神位幾萬,排一個辦公桌多少錢,以這種有條件的欺騙眾生,那就沒有功德。「我幫你做好後,一定給你發。」胡說八道,又不是你給予的,是宇宙大自然形成的。藉易經與風水的法則,做為人與人間的續緣,才是有功德。 我們都是老祖門下的弟子,絕對不能有那種行為與思想,若是只告訴一半,然後到家裡來,就要再多少錢,假使這樣,就要自己負因果,大家要重視因果,所以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,以其無所生,不要讓煩惱發生。 老祖一再強調,幫助眾生是無所求的,有所求幫助眾生,給他平安順利,安安??度過一生。若是幫助別人,就希望有所報答,或是留個尾巴,那就不是老祖的門生弟子,各位要注意,幫忙要有平等心,看到平等,即是見性了。 曾經有一位信徒問我:「老師!什麼叫明心見性?什麼時候才能見性?」我問他:「你現在來幹什麼?」「因為我孩子不乖,到處亂跑,恐怕去造惡業。」我告訴他:「那你已經明心見性。」「那麼簡單嗎?」就是這麼簡單,這即是見性。見性不是在天高皇帝遠,不是在虛無飄渺,見性不是在你我之間的口頭禪而已。要實實在在關心眾生、關心他人。 有一位師兄問我:「老師!老祖有沒有見性?」我不知道王禪老祖有沒有見性,老祖只是一直說要天下太平,傳法要天下太平,那不是見性,是什麼?能?益於大眾,都是見性。 「念念無滯。」我們每一個都是好的念頭,常見本性真實妙用,是為功德你才能體會到,人就是這樣的寶貴,人與豬不一樣,豬是吃飽睡,睡飽吃,但是也見性,吃得肥肥胖胖,供給我們肉嫩,好吃的爌肉、豬?,但是豬不會說而已。樹有沒有見性,樹也見性,拼命長大,樹蔭給眾生乘涼,樹也見性,只是沒有表?出來,那麼各位瞭解樹見性,你們也見性了。所以見性在日常生活一舉一動之中,因此大家都有見性,只是見性之名詞比較玄,我們沒有清楚解釋出來,就沒有瞭解,原來見性就這麼樣。 大家既然知道自己有慈悲的佛性、本性,有大愛的性,何不去從善止惡呢?常見本性真實妙用,名為功德。 「內心謙下是功,外行於禮是德。」功是知,德是行;功是空,德是色,色空不二,功是空界思維,德是實踐,內心謙下是功,六十四卦中最好的卦是地山謙,謙是謙遜,往內看。我們無論做何種事,都能謙遜往內去看自己的性。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業,謙遜往內去看自己的本性、智慧,人在世間最寶貴就是有般若智、有思維,所以內心謙下是功,但是謙卑不能違背常理的謙卑,不能處處都是!是!是!到最後都不是,那就不是功。 「外行於禮是德。」禮是實踐,去實踐是德,用身體實實在在的去做事,是實踐是德,用身體實實在在的去做事,是德,也是得到的得。 (待續) |
本文頂端 第 81 期目錄2012-11-30 出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