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巳年水陸法會誦經統計:
目前總數 4,214,950 部 目標 8,000,000 部
目前達成率 52.7% 誦經功德榜 誦經統計
|
|
重 要 訊 息 公 告 | LINE Notify 通知將於2025年2月停止發送。 | |
|
佛說大阿彌陀經 ○ 佛說大阿彌陀經
○ 混元禪師開示
○ 法會大眾分第一
○ 阿難發問分第二
○ 五十三佛分第三
○ 法藏本因分第四
○ 大願問佛分第五
○ 四十八願分第六
○ 願後說偈分第七
○ 初修善行分第八
○ 親近諸佛分第九
○ 願成作佛分第十
○ 蛸蝡亦度分第十一
○ 光明獨勝分第十二
○ 十三佛號分第十三
○ 阿闍太子分第十四
○ 地平氣和分第十五
○ 講堂宅宇分第十六
○ 蓮華化生分第十八
○ [句-口+止]者比類分第十九
○ 澡雪形體分第二十
○ 澡畢進業分第二十一
○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
○ 池岸花樹分第二十三
○ 樹音妙樂分第二十四
○ 自然飲食分第二十五
○ 景象殊勝分第二十六
● 道場寶樹分第二十七
○ 寶網音香分第二十八
○ 蓮花現佛分第二十九
○ 大會說法分第三十
○ 十方聽法分第三十一
○ 觀音發問分第三十二
○ 菩薩出供分第三十三
○ 菩薩功德分第三十四
○ 泥洹去者分第三十五
○ 光明大小分第三十六
○ 恩德無窮分第三十七
○ 佛壽人數分第三十八
○ 遞次作佛分第三十九
○ 佛智無極分第四十
○ 獨無須彌分第四十一
○ 十方稱讚分第四十二
○ 三輩往生分第四十三
○ 必修十善分第四十四
○ 復有三等分第四十五
○ 一生補佛分第四十六
○ 大會寶池分第四十七
○ 世人極苦分第四十八
○ 五道昭明分第四十九
○ 壽數隨意分第五十
○ 八端檢束分第五十一
○ 眾見佛相分第五十二
○ 疑城胎生分第五十三
○ 菩薩往生分第五十四
○ 聞法因緣分第五十五
○ 正法難聞分第五十六
| | 道場寶樹分第二十七 我現在教你們各位兩首的咒,第一的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咒,唵嘛呢呗咪吽。一直唸唵嘛呢呗咪吽。用你的心觀想、向內觀想的方式,一直唸咒一直唸唵嘛呢呗咪吽。用光加持,另外一個ㄇㄣㄇㄣㄆㄛㄌㄚˋ。ㄇㄣㄇㄣㄆㄛㄌㄚˋ是我們的師尊王禪老祖和諸佛菩薩共同的咒,ㄇㄣㄇㄣㄆㄛㄌㄚˋ是陰陽兩極,ㄇㄣㄇㄣㄆㄛㄌㄚˋ是個咒,但是這個咒語念一下子時間會打哈欠、會流眼淚但不要怕,一直唸一直禱告然後祈求我佛慈悲,老祖師尊慈悲加持,你們這樣子做的話,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,這兩個咒的要領,各位若有瞭解對大家都有幫助。還有這平安符,上次我講過了,各位有的不瞭解,你們要回去的時有跟佛請,撕兩張或三張請回去,假如有小孩、大人受驚嚇、沖犯到人不舒服有時睡不著覺,還是沖煞晚上都會受驚嚇、很會作夢,夢到陰邪、夢到很多人的時,你們將平安符燒化在碗公裡面,清茶倒下去然後唸五分鐘的唵嘛呢呗咪吽,一直的禱告要吃的用清茶,要洗的用陰陽水也是很有效。但是你們撕幾張起來,請你們到辦公室拿來補貼上去,等到法會圓滿的時,這些平安符都請回家,這有很大的功德,如果各位以後有需要隨時上山來請。道場與寺廟有什麼不一樣呢?道場是純粹在修道的地方,寺廟是公共拜拜祈福的地方,道場是參禪悟道找回自我的地方,兩個不一樣,那我們禪機山仙佛寺,禪機山是道場。道場寶樹分第二十七佛言。阿彌陀佛剎中。其道場樹高一千六百由旬。四布枝葉八百由旬。根入寶地五百由旬。及一切眾寶自然合成。華果敷榮作無量百千殊麗之色。於其樹上。復以月光摩尼寶帝網摩尼寶。持海輪寶。如是等眾寶莊嚴周匝其間。復垂愛寶瓔珞。大綠寶瓔珞。青真珠瓔珞。如是等眾瓔珞綴飾。復有妙真寶網羅覆其上。成百千萬色。種種異變無量光豔照耀無極。或時微風徐動。演出無量妙法音聲。其聲流布徧諸佛剎。眾生聞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地。無其耳病。以至成就無上菩提若有眾生見此樹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生眼病。若有眾生聞樹香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生鼻病。若有眾生食樹果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舌亦無病。若有眾生樹光照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身亦無病。若有眾生觀想樹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心得清涼。遠離貪等煩惱之病。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地。彼剎諸天人世人見此樹者。得三法忍。一者音響忍。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。如是樹木華果與諸眾生而作佛事。皆以此佛本願力故。堅固願故。精進力故。威神力故。土當中的樹有一千六百公里,看有多大。四布枝葉八百由旬。四布枝葉八百里以上。根入寶地五百由旬。根入寶地五百里以上。及一切眾寶自然合成。那裡的樹都是一切的寶所合成。前幾段池邊有寶樹由七寶所造成的,但是沒有講說樹有多高,為什麼極樂世界的樹有那麼高大,因為我們的心已經超越整個虛空,所以我們心靈的樹也是無量無邊,大則大、小則小。華果敷榮作無量百千殊麗之色。連樹所結的果也是數不完有好幾百千種漂亮的顏色。於其樹上。在樹上。復以月光摩尼寶帝網摩尼寶。然後在樹上有各種寶珠所作的網,有摩尼寶所作的網,持海輪寶,等等種種的寶作的網,結在樹上。復垂愛寶瓔珞。還有垂下來的樹也有瓔珞的寶,有青的、有綠的、有真珠形、各種等等的瓔珞都來裝飾。復有妙真寶網羅覆其上。也有很多非常奇妙的網罩在樹上。成百千萬色。種種異變無量光豔照耀無極。然後七寶所成的樹散出的光,照耀三千大千世界。無極就是沒有邊際。或時微風徐動。演出無量妙法音聲。這個寶網蓋在樹上,及七寶所造成的樹,風輕輕吹來的時,會散出無量無邊非常多、非常妙的聲音出其聲流布徧諸佛剎。而且這個聲音傳遍三千大千世界的佛淨土。眾生聞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地。其他十方世界佛淨土的這些天人,聽到這些寶網發出的聲,能夠讓這些諸上善人不退轉。無其耳病。也沒有耳朵的病。以至成就無上菩提。甚至能成就無上菩提大道。若有眾生見此樹者。假如有眾生看到這麼高大的寶樹時,甚至已經成佛於其中間,也是不會生眼睛的病。若有眾生聞到這樹的香時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,也是不會生鼻子的病。這鼻病在美國不知道那一州,每到春天樹花一吹,都得鼻竇炎,很奇怪回到台灣就好了,又回去美國以後聞覺的很香,這不是真正的香,天上的香在極樂世界聞到的香,都不會得到鼻病。若有眾生吃到這樹的果乃至成佛於其中間,舌也沒有病。有一些信眾舌有問題、喉嚨有問題,我說你一定是偷吃仙桃下來的若沒有怎麼會生舌癌、喉嚨塞住,一定偷吃仙桃下來的,要不怎麼會這樣,前生一定有貪口福,所以這一生一定會得到舌病。若有眾生被七寶樹的光所照到得時,到成佛的中間身體都沒有病。若有眾生坐著觀想樹的時,到成佛的中間,他的心也都非常的清涼。遠離貪等煩惱之病。遠離貪嗔癡都能捨除這些煩惱的病。個法來,都能得到不退轉、都能精進。極樂世界諸天的人,及世間的人,看到這個樹的時,都能得到三種法忍,得到三種法的精進。第一者音響忍。第一聽到樹聲真正清脆的聲能夠得到精進。第二者柔順忍。能夠聽到極樂世界的樹聲、聞到樹的香或者吃到樹的果,他的心都能夠得到真正的溫柔順天意,來精進。三者無生法忍。悟到世間一切法本來就都是沒有的,本來也是有的,一念之間就有,一念之間沒有就沒有,因為你悟到這個道會更精進。是什麼有就有,沒有就沒有,比喻這個人講我們的壞話,我們問心無愧,沒有就沒有,講,講他的,我們來世間難免有磨擦,難免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出來,所以我們要忍,無生法忍的破除方法,佛陀有告訴我們就是八正道,八正道我希望在我們經講完以後,隨時有姻緣我一項一項慢慢來講八正道,十方法界、菩薩界以上要成就佛,要依照八正道才有辦法成就。如是樹木華果與諸眾生而作佛事。像以上那麼多的樹、花和果,能夠讓眾生作佛事,作佛作覺作問證菩提的事。皆以此佛本願力故。以上能夠作佛成就佛的功德事業,都是依照阿彌陀佛的本願力。精進力故。阿彌陀佛。法藏比丘祂的六度萬行精進的原因。威神力故。能夠得到威神力,都是阿彌陀佛發出祂的本願力。阿彌陀佛的慈悲、莊嚴極樂世界,讓十方法界、諸天人民或世人看到樹影、還是樹的光、聞到樹香、吃到樹果的時都得到堅固願力、精進力或是威神力。可見阿彌陀佛為了利益眾生,利益十方世界諸天的人民,阿彌陀佛大顯神通,極樂世界道場的這些樹,也會發出神通力幫助眾生開悟、幫助眾生精進、幫助眾生發露威神力。以上這篇第二十七分。跟我們講五官的樹,因為五官都能夠和我們相互為一,五官的樹也是由我們的心所引起,五官所積的也是由我們的心所引起。楞嚴經裡面就有在破除五官的因和緣,五官因緣的是與非,對和不對,所以楞嚴經也是在破除五官的病。所以阿彌陀經道場第二十七分也是在講五官,因為極樂世界莊嚴和我們開悟以後,我們的身體都是自己在控制自己,自己在掌握自己。請各位靜下來還是打禪坐的手印,大家首先觀想你們心靈中的道場非常的平坦,四季如春也不會太炎熱,而且還有流泉,池都是七寶所造成的,水非常的清,水在流的聲都在講法語。有的守護神、護法神、全部都在極樂世界淨土的道場寶樹之下,那裡非常的清淨,而且都坐在蓮台之上,有的坐在石頭邊,有的在池邊坐,有的在走路、有的在半空中聽經、講經說法,有的在那裡繞佛唸佛,有的在布施、布施飯食給十方世界的人吃,有這麼多種種你們的親人同樣在極樂世界佛淨土裡面,在那裡聽經修行。道場寶樹分第二十七佛言。阿彌陀佛剎中。其道場樹高一千六百由旬。四布枝葉八百由旬。根入寶地五百由旬。及一切眾寶自然合成。華果敷榮作無量百千殊麗之色。於其樹上。復以月光摩尼寶帝網摩尼寶。持海輪寶。如是等眾寶莊嚴周匝其間。復垂愛寶瓔珞。大綠寶瓔珞。青真珠瓔珞。如是等眾瓔珞綴飾。復有妙真寶網羅覆其上。成百千萬色。種種異變無量光豔照耀無極。或時微風徐動。演出無量妙法音聲。其聲流布徧諸佛剎。眾生聞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地。無其耳病。以至成就無上菩提若有眾生見此樹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生眼病。若有眾生聞樹香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生鼻病。若有眾生食樹果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舌亦無病。若有眾生樹光照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身亦無病。若有眾生觀想樹者。乃至成佛於其中間心得清涼。遠離貪等煩惱之病。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地。彼剎諸天人世人見此樹者。得三法忍。一者音響忍。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。如是樹木華果與諸眾生而作佛事。皆以此佛本願力故。堅固願故。精進力故。威神力故。
|
|
|
|
|